課程簡介

本課程旨在系統性地教授學生如何為管弦樂團創作和編曲。課程將從個別樂器的深入認識開始,逐步過渡到小型室內樂組合,最終達到完整管弦樂團的寫作。學生將學習如何將音樂構思有效地轉化為色彩豐富、聲響平衡且具表現力的管弦樂作品。透過分析大師經典範例、課堂實作與創作練習,學生將掌握配器法的核心技術與藝術判斷力。

課程目標
  1. 精通樂器法: 深入了解管弦樂團中每項樂器的音域、音色、演奏技巧、表現力及技術限制。
  2. 掌握組合技巧: 有效地將不同樂器組合在一起,創造出平衡的聲響、融合或對比色的音色,並處理好聲部間的紋理關係。
  3. 實現音樂表達: 運用配器技術來強化音樂的結構、情緒、動力和戲劇性,而不僅僅是「上色」。
  4. 從鋼琴譜到管弦樂: 熟練地將鋼琴作品或其它形式的音樂改編為管弦樂版本。
  5. 發展批判性聽力: 透過聽覺分析,辨識經典與現代作品中的配器手法及其效果。
  6. 完成原創配器作品: 獨立完成為不同編制(從二重奏到完整管弦樂團)所創作的樂曲。
課程特色
  • 實作導向: 強調「從做中學」,每週均有寫作練習,並有機會與校內演奏家合作,聆聽自己作品被演出的實際聲響。
  • 經典分析: 深入分析從古典樂期 (Mozart, Beethoven) 到後浪漫樂期 (Berlioz, Ravel) 等大師的總譜,理解不同時期的配器美學與技術演進。
  • 科技應用: 將指導學生使用專業打譜軟體(如Sibelius或Finale)書寫總譜
課程大綱
  • 總譜讀法與記譜規範,弦樂器深入解析: 小提琴、中提琴、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的技巧及音色特性。
  • 木管樂器深入解析 I: 長笛、雙簧管及其變形樂器(短笛、英國管等)。
  • 木管樂器深入解析 II: 單簧管、巴松管及其變形樂器。
  • 銅管樂器深入解析: 法國號、小號、長號、低音號的技術與演奏法。
  • 打擊樂器與豎琴、鋼琴等色彩性樂器介紹。
  • 同組樂器內的組合: 例如:弦樂群的操作(分奏、震音、撥奏等)、木管重奏的寫作。
  • 跨組樂器的組合: 如何混合木管與弦樂?銅管與弦樂?創造新的混合音色。
  • 全奏 (Tutti) 與力度頂點: 處理樂團強奏時的平衡與清晰度,避免聲部混淆。
  • 特殊效果與現代技巧: 介紹20世紀及當代作品中的擴展演奏技法。
  • 改編藝術: 將鋼琴曲(例如舒伯特藝術歌曲、蕭邦前奏曲)改編為管弦樂版本。

管弦樂配器法課程​評價​